
壓鑄模具所需溫度由哪些因素決定? 對于一般的壓鑄模,在連續鑄造中取出鑄件之后的型腔表面溫度是合金熔點的40%左右的溫度為好(例如合金熔點為600℃則模具溫度為240℃左右,合金熔點為375℃則模具溫度為150℃左右)。但是,薄壁鑄件的模具溫度應該少許提高些;厚壁鑄件則應該少許降低一些。 金屬液的溫度高則流動性好,容易鑄造。但是,金屬液的溫度過高則含氣量增加,容易生成和氣孔缺陷;而且充填型腔后收縮里增大,還容易產生縮孔和表面縮坑的缺陷;更為嚴重的是,縮短了模具和熔化批禍的壽命,增加了熔化費用等等不利因素。如此看來,金屬液溫度以低為好,但也不耍太低,否則流動性不好,鑄造成形困難。 在連續鑄造中,每壓射一次,模具溫度也就上升一下降一次。如此連續地反復升降循環,其溫度變動幅度相當大。因而,用哪一個時刻的溫度來作為計量模具溫度的基準點?理想的基準點,**在金屬液即將充填以前的型腔表面溫度作為模具溫度的控制基準。但是對這個溫度的測定較為困難。一般地說,以鑄件取出以后的型腔表面溫度作為模具溫度的測定基準,并稱此為模具溫度。 另外,充填過程在功率小的壓鑄機上進行時,金屬液的溫度也應偏高一些,對于模具溫不易上升以及像電機轉子那樣的鑲件對金屬液流動阻力很大的鑄件,金屬液的溫度也應偏高一些才好。





壓鑄件安排細密、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由于液體金屬在壓模內敏捷冷卻。一起又在壓力下結晶,所以在壓鑄件上靠近近外表的一層金屬晶粒較細,安排細密。使外表硬度進步。壓鑄件的抗拉強度可比砂型鑄件大25%-30%.但延伸率有所降低。
壓鑄出產功率很高:鋅鋁壓鑄出產進程易于機械化和自動化。通常冷玉室壓鑄機均勻每八小時可壓鑄600'I00次,而熱壓室壓鑄機均勻每八小時可壓鑄3000-TWO次。由于壓鑄進程主要是在壓鑄機上完成的,故易使出產進程自動化。
鑄件壁薄、形狀。雜亂、概括明晰:鋁合金壓鑄件小壁厚可為0.3mm,鋁合金壓鑄件可為4. 5mm,小的鑄出孔直徑可為0.7mm;可鑄螺紋的小螺距為0. 75mm,
延長壓鑄模具使用壽命
壓鑄模具由于長時間使用和壓射速度過高,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在壓鑄模具的型芯和型腔上都會或多或少有沉積物。這些沉積物與型芯和型腔表面粘附牢固,硬度 相當高,很難加以清除。這些沉積物是在高溫高壓下,由少量壓鑄金屬、冷卻液和脫模劑的雜質來進行結合而成。我們在清除這些沉積物的過程中,應采用機械方法 或研磨方式去除,在清除的過程中不可以傷及到壓鑄模具的其它型面,避免出現尺寸變化的問題。
周期性地保養壓鑄模具能夠使壓鑄模具處于一個非常良好的使用狀態。壓鑄模保養的十分必要,能夠有效減緩模具龜裂的產生時間和延伸速度,提高模具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