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壓鑄模具設計過程 1、按照產品使用的材料類別、產品的形狀和精度等各項指標對該產品進行工藝分析,訂出工藝。 2、確定產品在模具型腔中擺放的位置,進行分型面、排溢系統和澆注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3、對各個活動的型芯拼裝方式和固定方式進行設計。 4、抽芯距和力的設計。 5、頂出機構的設計。 6、確定壓鑄機,對模架和冷卻系統設計。 7、核對模具和壓鑄機的相關尺寸,繪制模具及各個部件的工藝圖。 8、設計完成。





導致壓鑄模具鋼材熱處理變形的原因 1、條狀碳化物分布: 因為淬火后平行于碳化物條帶方向工件膨脹,與碳化物條帶相垂直的方向則收縮,碳化物顆粒愈粗大,條帶方向的膨脹愈大。對于Cr12類型鋼和高速鋼等萊氏體鋼來說,碳化物的形態和分布對淬火變形的影響尤為顯著。因而在加熱時,沿條帶狀分布的碳化物方向上,膨脹較小的碳化抑制了基體的伸長,而冷卻時,收縮較小的碳化物又會阻礙基體的收縮。所以說,條狀碳化物分布對于壓鑄模具鋼材熱處理變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2、本身的應力狀態: 壓鑄模具鋼材熱處理變形對于淬火前工件本身的應力狀態來說,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于一些形狀復雜且經過大進給量切削加工的工件,其殘余應力若未經消除,對淬火變形有很大影響。 3、淬火前的原始組織: 壓鑄模具鋼材熱處理變形通常都有很大的影響,例如,若是球狀珠光體比片狀珠光體比體積大,強度高,所以經過預先球化處理的模具鋼材工件淬火變形相對要小。特別是對于一些高碳合金工具鋼而言,球化等級對其熱處理變形開裂和淬火后變形的校正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通??梢砸?.5~5級的球化組織為宜。
低壓鑄造是將模具置于密閉的保溫爐中,型腔通過冒口與爐內的熔融金屬相連。工作時向爐內通入加壓空氣,熔融金屬從立管流入型腔。熔融金屬凝固后,釋放爐內壓縮空氣,未凝固的金屬從立管流回爐內。
我們目前使用的許多零件都是采用低壓鑄造技術制造的,例如變矩器中的鋁制車輪和葉片。所得鑄件結構致密,機械性能好。這種方法的產率高,與重力鑄造的產品一樣,這種方法的產率為70%~80%。相同產品壓鑄工藝的生產效率是重力鑄造的三倍。且表面光潔,可減少加工余量。
低壓鑄造
開始低壓鑄造時,請先檢查模具。生產周期結束后,當油漆失效或表面不平整時,需要用砂輪打磨。然后清理頂桿的鋁屑和排氣塞,然后烘烤模具。工作溫度為(360±10)℃,因此模具在工作前應烘烤至工作溫度。
當低壓鑄模加熱到300℃時,噴漆,油漆必須均勻,不流掛。這樣可以防止鋁合金腐蝕型腔,延長模具壽命。低壓鑄造還可以防止鋁合金粘附在型腔或分型面上,從而實現連續快速生產。還可以使型腔有一層隔熱,保護結構,使金屬液順利流入型腔,降低鋁液的流動阻力,提高金屬液的充填性能。
然后設置型芯并設置低壓鑄造工藝參數。低壓鑄造的工藝參數主要有鋁液溫度、設備加壓速度和壓力設定。這三個因素都會影響鑄件的質量。如果設置不好,會造成粘砂、澆注不足、堵塞等缺陷。因此,參數設置對于低壓鑄造非常重要。